> 唐朝历史 >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为什么要迫使哥舒翰出战

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为什么要迫使哥舒翰出战

[摘要]: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为什么要迫使哥舒翰出战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,哥舒翰已经半身不遂了,为什么还被唐玄宗派到潼关对抗安禄山的叛军?唐朝在玄宗时进入鼎盛时期,玄宗皇帝在内部稳定后,开始开疆拓土,于天宝元年设置了十节度使、经略使以镇守广大边疆地区。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名将,如兼任四镇节... 哥舒翰兵败的真实原因?哥舒翰战败的原因应该有自身的身体和精力、唐军的战斗力、将相的不和、玄宗的错误指挥等方面的原因。 哥舒翰,突厥人,唐朝名将、军事家。在对吐番的战争中屡立。李白

在安史之乱中,哥舒翰率领二十万军队镇守潼关,本来是一件非常正确的事。可按照传统史书的说法就是,唐玄宗不知道是哪根弦搭错了,非要强迫哥舒翰出城和安史叛军野战。事实上,唐玄宗并没有搭错弦,他强令哥舒翰率领二十万大军主动出击,主要有两个原因。

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为什么要迫使哥舒翰出战

第一个原因,自然是哥舒翰消极避战,不过这也可以解释为军事需要。

但第二个原因就诛心了:哥舒翰的部下居然密谋兵谏,要求撤换宰相杨国忠。

唐玄宗觉得这支军队有点不知好歹,于是命自己的心腹率领一军前去“协助”哥舒翰,其实就是监视他。哥舒翰倒也干脆,立刻把唐玄宗的亲信给宰了,然后上书告状。

事情发展到这一步,我相信任何人都会觉得:哥舒翰这事做得太过分了。从来都是政府指挥枪杆子,你现在想反其道而行之,是不是要造反?未经中央政府授权,就用武力兼并中央政府的直属军队,根本不用上纲上线,它也是无可非议的造反行为啊。

不要说皇权时代,就是在民权时代,一个军事统帅敢架着高大上的理由干这种事,他肯定也是想造反的。在这种背景下,唐玄宗就下令让哥舒翰率潼关守军出战。虽然在这种背景下,让潼关守军出战多少有点吉凶难卜的意思,但到此为止,唐玄宗好像也只能用这一招了。

因为哥舒翰这支军队的政治可靠性与叛军就差一线之隔,再让他们驻扎在帝国都城附近,恐怕随时会惹出大乱子。后来到了唐德宗时代,关东地区发生叛乱,唐德宗调西北军区平叛,结果呢?西北军因为对政府的一些行为表示不满,立刻聚众叛乱,这种危机,对大唐帝国那可是标准的心腹大患。

大家不要忘记,安禄山是从关东地区起兵,而关东地区出现叛乱,即使想要威胁大唐中央政府,也需要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和相对较长的时间。但如果是在长安城附近发起叛乱,那分分钟都有可能威胁大唐中央政府。

所以,突然听到负责平叛的西北军叛乱,唐德宗当时就率众逃离了长安城。逃离长安城后,被西北叛军困在一座孤城(奉天城)内四十多天,如果不是有高级将领率军及时救援,唐德宗恐怕就要命丧于此。

上发泾原诸道兵救襄城。冬,十月,丙午,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将兵五千至京师。军士冒雨,寒甚,多携子弟而来,冀得厚赐遗其家,既至,一无所赐。丁未,发至水,诏京兆尹王翊犒师,惟粝食菜;众怒,蹴而覆之,因扬言曰:“吾辈将死于敌,而食且不饱,安能以微命拒白刃邪!闻琼林、大盈二库,金帛盈溢,不如相与取之。”乃擐甲张旗鼓噪,还趣京城。

至是,上召禁兵以御贼,竟无一人至者。贼已斩关而入,上乃与王贵妃、韦淑妃、太子、诸王、唐安公主自苑北门出,王贵妃以传国宝系衣中以从;后宫诸王、公主不及从者什七八。没过多久,此前救援唐德宗的高级将领,也因为对唐德宗不满意,又以唐德宗信任奸臣为理由开始对他舞刀动枪,于是唐德宗吓得再次向南逃窜到汉中。

不旬日,怀光果夺两节度兵,建徽单骑遁而获免,惠元中路被执,害之。报至行在,人情大恐。翌日,移幸山南。总地来说,西北军叛乱对大唐中央政府的威胁是非常惊人的,也是非常迅速的。皇帝面对这种威胁,除了跑路之外好像也没有别的选择。

虽然唐玄宗不可能知道后世唐德宗的经历,但在西北军蠢蠢欲动的背景下,他自然知道,这种情形如果长久存在,大唐都城随时会遭受灭顶之灾。事实上,唐德宗时代的西北军之所以发动兵变,和哥舒翰部下的借口差不多:收拾奸臣。

哥舒翰的部下觉得杨国忠是奸臣,一定要收拾他;唐德宗时代的西部军区大佬觉得卢杞是奸臣,也一定要收拾他。上曰:"众人论杞奸邪,朕何不知?"勉曰:"卢杞奸邪,天下人皆知;唯陛下不知,此所以为奸邪也!"德宗默然良久。

可无论是唐玄宗还是唐德宗,他们的反应都是一致的:那就是绝不向西北军区妥协,更不会交出所谓的“奸臣”。翌日延英,上谓臣曰:"朕欲授杞一小州刺史,可乎?"李勉对曰:"陛下授杞大郡亦可,其如兆庶失望何?"

从唐德宗与卢杞的关系,我们大约可以窥见唐玄宗与杨国忠的关系。当然了,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肯定会简单发表议论:唐德宗与唐玄宗一样,都是脑袋被驴踢过的人,所以才会如此冥顽不灵地信任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奸臣。可问题是:如果军区大佬认为某人是奸臣,就直接通过逼迫皇帝的方式干掉奸臣,这真是皇权时代的臣子本分吗?

如果皇帝信任所谓的“奸臣”,就证明他脑袋被驴踢过,那和宣扬“刮风下雨是主神旨意”的神棍能有多大区别呢?唯物史观绝不会这么简单粗暴。为什么在说起唐玄宗信任杨国忠的时候,大家总会强调这是唐玄宗的问题呢?

主要原因还在于:唐玄宗很快就退位了,受益者是接班人唐肃宗。如果唐肃宗为唐玄宗翻案,那么唐肃宗上位的合理合法性何在?基于这种原因,唐玄宗的相关历史自然只能用一种“刮风下雨是主神旨意”的方式被记载流传了。

或许有人会问:唐肃宗逼迫哥舒翰出战,他能拒绝吗?答案是否定的。不仅是不能拒绝,同时也不想拒绝。

先说不能拒绝的原因。在此之前,是潼关守军在大造舆论,强调唐玄宗如何不对,错信奸臣杨国忠,外界或许还会对这种舆论报以同情。但哥舒翰二话不说,直接把唐玄宗派来的另一支军队给兼并了,更把军队首领给杀了,这事怎么说都是潼关守军没理。当唐玄宗要求哥舒翰全军出击时,如果哥舒翰胆敢直接造反,那么势必会站在舆论的对立面。到了那个时候,哥舒翰不就是安禄山第二了吗?

再说不想拒绝的原因。

当时,河北地区遍布以颜真卿为代表的义军。李光弼、郭子仪在河北战场上已一再取得胜利,而且安禄山坐镇的河南地区也不稳定。在这种背景下,不止是唐玄宗认为潼关一线没有多少叛军,就连哥舒翰恐怕也是这样想的。

安史叛军把战线拉得这样长,后方也已经被政府军打成了筛子,他在潼关脚下能有多少军队呢?当时有一种说法就是:安禄山将大批精兵调回后方,潼关一线的叛军只剩下四千人,而且大都还是老弱病残,只是龟缩在函谷关一线虚张声势罢了。会有告崔干佑在陜,兵不满四千,皆羸若无备,上遣使趣哥舒翰进兵复陜、洛。在这种背景下,哥舒翰恐怕也觉得:收拾这支叛军,不会有多少困难。

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为什么要迫使哥舒翰出战

关于“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为什么要迫使哥舒翰出战”的问题

哥舒翰已经半身不遂了,为什么还被唐玄宗派到潼关对抗安禄山的叛军?

唐朝在玄宗时进入鼎盛时期,玄宗皇帝在内部稳定后,开始开疆拓土,于天宝元年设置了十节度使、经略使以镇守广大边疆地区。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名将,如兼任四镇节...

哥舒翰兵败的真实原因?

哥舒翰战败的原因应该有自身的身体和精力、唐军的战斗力、将相的不和、玄宗的错误指挥等方面的原因。 哥舒翰,突厥人,唐朝名将、军事家。在对吐番的战争中屡立。

李白笔下的战神哥舒翰,为何败给了忌惮自己的安禄山?

哥舒翰,唐玄宗时期名将,多次大败吐蕃,战功赫赫,有“大唐第一战神”之称。 “第一战神”也许有点夸张,但他却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,他在诗仙李白眼里,更是... 尽管。

为什么安史之乱时,哥舒翰带领的陇右、河西镇的军队正面对决打不过安禄山的叛军?

哥舒翰败给了安禄山,其实并不是真的打不过安禄山,而是败给了当时复杂的时局,败给了君王的猜忌。准确来说,哥舒翰其实是败给了身后那群猪队友! 这事,其实还... 如。

唐玄宗时期的武将排名?

1、薛讷 薛讷是薛仁贵的儿子,他自武则天时代以来,便镇守幽州和并州,在和奚、契丹、突厥战斗时累建军功,是员战斗经验丰富的宿将。饶是如此,薛讷也在开元二年。

李亨为什么要在安史之乱中篡夺父皇唐玄宗的皇位?

唐玄宗李隆基在晚年老迈昏聩沉迷声色,直接导致安禄山的叛军兵临长安城下,国家危亡关头他自己却溜出长安逃命。 太子李亨是在彻底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况下取而代。

唐朝的安禄山为何认小自己16岁的杨玉环为干妈,他为何发动安史之乱?

因为安史之乱责任在杨国忠,一开始安禄山也真的只是想“清君侧”而已! 一直以来学界关于安禄山的研究就是热门话题,不少学者都认为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...

安史之乱中,击溃哥舒翰主力的安禄山军队大概有多少人,叛军的指挥官又是谁?

发生于756年六月的灵宝大战,是关乎整个平叛战局走向的一次关键性战役。此战,唐军近二十万,出战的前军精锐有五万余众,后军十万,另有中军三万为总预备队,主...

安禄山造反一年就死了, 为何安史之乱却还是打了八年?

安禄山造反一年便死了,但是安史之乱,却还是打了将近八年的时间。其实安史之乱自始至终都不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个人的事儿,而是当时唐王朝的军事部署出现了问题。

安史之乱潼关之战主帅?

哥舒翰 哥舒翰乃一代名将,对当前形势看得十分清楚,数次上疏唐玄宗,认为安禄山虽然占据了河北广大地区,但手下尽是蕃将胡人,所到之地烧杀抢掠,百姓决不会归...